2008年2月我收到第一份 Google Documents(文件),從此陸陸續續收到很多文件,但每一份文件我都是個旁觀的外人,因為我沒有實際參與其中的協同作業,換個說法,我或許還不知道如何自然介入協同作業,雖然發給我文件的人,或許早就把我視為協同的一份子,但自我的感覺,卻每每有不知如何下手的感覺,前些時候,被拉進SKYPE的莫拉克聊天群組裡,就有一種猛一下被推進游泳池裡的感覺,對N世代來講再自然不過的事,對我來說,就是有很深的感觸和體會,尤其是我使用的語彙,跟大家是那麼樣的不同,維持原樣自己都有點覺得格格不入,跟小朋友依樣學樣感覺卻更奇怪,光一個「喇賽」就寫得我渾身不對勁,我想這也是一種數位落差,屬於精神和世代的落差。後來在gmail的群組裡,我又做了一件覺得稍有冒犯群組的行為,也是覺得怪怪不舒服,感覺需要「告解」,後來終於忍不住向史萊姆請教,他說「行為確有冒犯,但對行為致歉就大可不必,大家早都忘了,致歉反而會再度提醒。」看來屬於我的數位落差,除了科技還有文化層面,但我想,一回生二回或許就熟了,譬如「喇賽」,對我來說因為常用也已經從黑話晉升到俗文「話」了。
數位文化協會大概是我接觸最善用協同作業的組織了,也是我在最短的時間內經驗接到最大量的協同「文件」和被邀約進入最多「聊天群組」(每被拉近一個新的,就有闢室密談的感覺,如今在我心裡感覺密室越來越多。哈!還真是想太多。)或許有一天我就會鼓起勇氣找個文件進去協同作業一下,也或許有一天我會自己發個文件邀大家來協同作業一下,那一天對我提昇自己的數位水平,可能又是一個新的里程了吧!
2 則留言:
在我眼中,
學姊是個超級數位的玩家與行家!
從一起選修儒修老師課,就一直崇敗至今......
那是妳還沒碰到真的玩家,碰到後就知道有多挫敗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