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 星期四

寫在電視金鐘五十前-「聲音」可以不出錯嗎?

前兩天參加本屆電視金鐘頒獎典禮製作電視台「中視」,和承製典禮的製作人之一焦志方,共同邀請媒體同業的「典禮前說明記者會」餐宴,整個餐會過程,看得出焦哥戰戰兢兢,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謹慎,盡量滿足記者的提問,飽餐之後媒體紛紛離席趕截稿去,臨行前我客套的說了句,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焦哥提出了個請求,問能不能在典禮前先幫忙打預防針,把一些可能到時怎麼也解釋不清的問題,先給個標準答案。

至於擔心什麼?原來焦哥最擔心的是「聲音」,不明白台灣的三金轉播,為什麼年年都會受困於「聲音」的表現,然後因為牽涉的技術層面有一點廣,永遠也解釋不清,問題到底出在哪裡?即將舉行的典禮四組表演都是以音樂為主,就更讓製作人寢食難安。

透過把節目「聲音」可能牽涉到的所有關係解釋一遍,問題出在哪裡就很容易判別:

表演部分,包括歌聲和伴奏,伴奏以兩種方式呈現,現場樂隊演奏或事先製作好伴唱帶,前者收音相對複雜,每一個發聲點都需要一個麥克風收音,譬如爵士鼓,幾個點就要收幾個音,除了交響樂團因為整體聲音平衡,可以只用比較少的麥克風用大區域的方式收音外,一般來說就是只要有發聲點就要收音,所有的聲音會收到兩組控制台作混音,混好的聲音,一組是監聽 monitor 系統提供給歌手、伴奏者參考,以前大多使用面向舞台、演出者的喇叭,近年都被耳機取代,這個過程如有任何一方出錯,唱錯、奏錯、監聽出狀況、混音沒混好都有可能,但就算歌手沒唱好,也可能錯不在表演者而是受到監聽干擾,然後混好的聲音透過PA系統的揚聲喇叭送到現場觀眾的耳朵,目前大型電視現場表演或演唱會,都會由同一個音響專業公司承包,所以在表演部分如果發生問題,錯誤的責任就很容易釐清。

除了表演部分,還有一個部分叫轉播,音響公司收下來的所有聲音會提供給負責轉播的電視台, 因為現場揚聲和電視播出的效果不太一樣,前者可能要加強低頻,後者可能要更強調人聲,所以各自負責各自需要的聲音, 電視台自行混音、成音然後放送,通常會出問題的都在這個環節,成音工程師出錯、傳輸的過程出錯都有可能,整個節目從表演場地把節目訊號送回電視台,再從電視台分配,傳到你家天線、或透過有線第四台、網路平台、MOD、或其他OTT裝置到你觀看的設備,訊號可能經過無線電波、衛星、光纖、同軸電纜...最後到了觀眾的眼前耳底,所以以上所列的每一種收看方式都可能出錯,但不見得是電視台的錯,除非兩種途徑的聲音結果相同,才能推斷是更上游出了錯。

以今年金曲獎為例,不論用任何設備收聽,新人獎得主BOXING樂團(時間2:12:45開始)演唱的部分就是有問題,但小巨蛋現場聽並沒有出錯,可以合理推測是轉播台出錯,至於為什麼每次都會有聲音不好的結果傳出呢?排除掉前面說的收音、成音到傳輸的過程,還有一個最可能的問題就是出在立體聲,因為標案規格規定,還有影視科技都進步到這麼高端的時代,三金轉播也同時提供海外許多直播服務,如果不用雙聲道立體聲播出,實在說不過去,但台灣的觀眾知道嗎?你家的第四台有很多都是很不專業的供應商,最可能的原因是第四台的聲音工程接線錯誤造成的「左右聲道相位反向」(請參閱擴聲系統條目),表現在聲音的效果上就是「達不到應有的音量、力度變差、低音渾濁、聲源位置飄忽不定、立體聲效果完全被破壞...」也就是大多數人會直覺的反應「聲音聽起來悶悶的」,而台灣的電視台為了播出的聲音品質不要被第四台破壞,很多節目播出至今還是不敢用 stereo 而是 namol 播出,焦哥因為太怕出錯,甚至努力想要說服文化部接受非立體聲播出的習慣,只是限於規格還是得冒險用立體聲播出,看到這裡會不會想哭?

當然不希望馬上要舉行的金鐘獎聲音「又」出問題,但台灣電視播出的每個環節,專業程度落差太大,是年年總要出點狀況的主要原因,有的部分是出錯的人不敢坦承,每一次混過檢討,就失去一次矯正錯誤的機會,還有一部分是不專業到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錯,也許今年來不及,下屆可以考慮號召全國網友就地監聽檢查回報,把線接錯的第四台都給找出來,敦促他們改善工程技術。

最後補充:我只是節目製作專業,對於聲音也只到配合作業的常識程度,文中專業部分的說明,如果有錯誤歡迎音響工程專業人士批評指正,也祝福本屆金鐘獎頒獎典禮順利成功。


2015年9月14日 星期一

「救產業,不要只是救電視台或救節目」續

前言:對觀眾來說,選擇好看的節目是天經地義,沒有人會為了「愛台灣」而看電視,沒選擇的時候只能忍受爛節目,有選擇的時候,一定頭也不回的離去。
聯合報 2015/9/12 的新聞 綜藝圈吹倒閉風 至少10節目喊收(圖一),事實上沒有達到預期效益的節目早收早好,更擴大一點說,有些沒有達到營收效益的頻道其實也是收了更好,否則資源一再被稀釋,最後大家會一起走上絕路,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或許真要到窮途末路了,才會真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救不活也要死得悲壯,好過現在一副要死活不了的慘狀。
台灣的電視圈景況不好已經不知道幾年了,年年檢討年年哀嘆,尤其愛跟韓國比卻怎麼也追不上,原來還嫌棄中國老土,不料一晃眼,強國靠資本雄厚,就算土豪也撐起了一片金碧輝煌,今年欣逢金鐘五十,評審毫不保留情面的評語,敲響了起碼是「綜藝節目」的喪鐘,那我們就從幫綜藝節目CPR開始吧!

*綜藝節目本土取向一向外銷不易,先天條件本就辛苦:
討論綜藝節目前,有幾個特質要先跟戲劇節目區隔,以免談了也是白談,戲劇有普世價值,比較容易有海外市場,綜藝(或者說廣義的非戲劇性娛樂節目)通常很本土很難外銷,好的綜藝節目一定和你周圍的生活、流行、關心的事務息息相關,才容易打動人心,所以這類節目很少有海外市場,就算有賣的大多都是節目形式的引進複製權利,中國因為市場需求太殷切,慢慢培養本土型綜藝節目緩不濟急,於是大量引用外援,幾年下來也找到屬於中國本土的特質(強調正面教化,感動人心是主旋律),我想以後這類引進節目形式製作的比例會逐漸下降,最終會從山寨的過程中找到中國本土受歡迎的新綜藝節目類型。
既然外銷不易,預算就會依照本土市場的規模來決定,所以先停止羨慕別人的高預算,承認台灣本土型綜藝節目本來就不太可能擁有高額預算,然後再來看怎麼從不夠高的預算裡找到活路。
*台灣的政治瘋、新聞熱才是綜藝節目最大的敵人
台灣還有一個非常不利綜藝節目生存的現實,就是台灣太喜歡政治了,於是大量的政論節目又稀釋了一些資源,還有過多的新聞台為了競爭,新聞越做越節目化,又瓜分了綜藝節目的收視人口,老實說,我一直覺得真正殺死台灣綜藝節目的兇手,絕對不是外來的韓綜或近來的陸綜,而是台灣的新聞和政論節目,我們除非放下對藍綠爭論的偏執喜好,或乾脆就把低俗新聞、名嘴瞎說當成台灣獨有的綜藝節目型態,把資源更投入,做得更徹底讓藍綠雙方的熱血更沸騰外,台灣綜藝節目局限於小市場的資源,再加上政治偏好的夾擊,簡直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再加上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壟斷資源的電視台扼殺了新媒體攜手擴大市場的新可能性
台灣的電視環境看起來真的是窮途末路了嗎?壟斷而獨大的電視台,仍然是財團間相互轉手的生金雞母,東森電視傳高價賣(外傳美國德劭私募基金以新台幣305億元高價買下),所以診斷台灣電視的症狀必須更全面一些,雖然節目很難看、製作經費低、重播率高、但相對其他傳統媒體廣告流失的更嚴重,電視廣告的佔比,反而逆勢增高,根據凱洛媒體的研究報告(圖二),今年上半年五大傳統媒體的廣告流失了 7.7%,電視廣告相對抗跌五大最低,其他都是一成到兩成之間的下滑,而無線+有線電視整體僅流失 1.6%(無線 -6.3%、有線 -0.8%),電視在整個傳統廣告大餅中佔比高達 58.3%(無線 8.2%、有線50%),電視的相對強勢還是無庸置疑的,雖然感受這麼糟糕,但情況又似乎沒這麼惡劣,就是電視長久強勢壟斷的體現,吃定了台灣觀眾,再難看你也要看,吃定了政治人物尤其是立法院,長期被政論、新聞綁架,不得不隨藍綠惡鬥看電視治國,法令落後任由地方勢力脅迫壟斷...

“補充說明: 
*根據 NCC 104年第2季有線廣播電視訂戶數有線電視用戶:5023988戶   普及率:59.62%  (總戶數:8427075戶)
MOD 用戶:140 萬戶,開機率達 65%(根據 2014年新聞資料
MOD計費方式:基本頻道的平台服務費每月89元,加訂頻道數量最多的家庭豪華餐共 359元(比有線電視台月費 500元左右仍相對低廉)
中華電信從2004年開辦這項業務,前後投資了三百億元,每年還要花二十億元維護與購買版權,連年虧損至今。

由MOD的節目表 
可以清楚看到有線系統台抵制MOD的結果,除了三立電視於2012年用財經台和綜合台兩個付費頻道上架MOD,和有線三個台(台灣、都會、新聞)用不同的內容突圍,以及原來就唯一與有線系統同步播出的MTV台(2011年三立買下經營權),後來又增加了戲劇台外,其他就只有無線電視和公益頻道(第二到第十七頻道)可以順利上架,後來民視、TVBS...等台,也是用重新包裹或以戲劇為主的單賣方式,化零為整的上MOD尋找新的收入。
以有線系統台和MOD的用戶數落差,可以明顯感到雙方實力的差距,即便如此,MOD在政策配合和中華電信雄厚資本的加持下,十一年來也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體育賽事經由愛爾達拿到奧運、世足,以及更多的國際級重大賽事(體育也是有線系統台廣告逆勢成長最高的專業頻道項目),其他包括電影、電視劇、還有直接代理許多國際電視頻道節目上架,讓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反過頭來也直接挑戰了粗製濫造的台灣本土節目,這也不能不說是有線系統台短視而培養出的長期競爭對手。
而MOD也有面臨新科技挑戰的困局,除了多螢節目可以用其他如網路、行動載具收看外,不連互聯網的封閉式平台,也會和有線電視一起面臨新OTT平台的挑戰,即便如此,如果你是主管機關,MOD和有線電視該救哪一個?怎麼分配資源救,恐怕也值得深思吧!”
*台灣長期坐井觀天,無視國際現實和科技的進步,現在只是初嚐苦果...
這也不是電視界獨有的問題,其他產業也都面臨或多或少相同的困境,這幾年來台灣在「韓國為什麼能?」的議題下反覆思索又反覆撞牆,也許暫時放下和韓國、中國的比較,我們來看看網路使用行為跟台灣最類似的美國(google、FaceBook、YouTube...蘋果公司的系列產品...台灣都是比美國還忠實的使用者),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美國的主力綜藝節目,深夜的脫口秀很具代表,也是本土市場為重的節目典型,這兩年剛好面臨主持人的改朝換代, 這一波的汰舊換新也可以從網路上明顯的感受到,新一代的主持人在 Youtube 這類影音平台的聲量都很大,節目的各個小單元和名人專訪,長度也很適合視頻短片的規格,也都透過這幾年的經營而看出訂閱帳號的明顯增長,除了讓傳統電視節目能夠接觸到網路的使用者,透過YouTube的廣告分潤機制,多少也會開闢新的收益,而台灣的有線電視繼抵制MOD後,對新媒體仍然採取不接觸、不經營、不理會的策略,更是錯過了市場先行者可能搶奪到的新優勢,等到全球化競爭兵臨城下時,就更顯得捉襟見肘。
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NBC)
2014年2月 Jay Leno 退休 Jimmy Fallon 接班
Jimmy Kimmel Live! (ABC)
2013年初時段提前,正式加入深夜脫口秀戰局 
https://www.youtube.com/user/JimmyKimmelLive  有600多萬訂閲
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CBS)
2015年9月 stephen colbert 剛取代  David Letterma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tFAi84ehTSYSE9XoHefig 目前20幾萬訂閲 肯定會急起直追
Conan (talk show) (TBS有線電視)
以上這些節目基本上還是隸屬於電視台,尤其是全國性三大電視網,主持人雖然是舉足輕重、主導節目走向的大IP,跟電視台還是共存共榮的,非常適合台灣參考,台灣具有收視保證的主持人,如何擴大經營他們的新媒體影響力,搶佔M型市場的高端,才是電視台該做的,而不是擔心電視收視率被瓜分,一再打壓內部新媒體的成長,逼得他們只能去和素人搶低價的市場殘羹。
橘子星光大道》目前看起來是走在一個比較類似美國的方向,可惜開始得太晚,又走得太孤獨,希望不要因為走得辛苦而提早放棄,也希望有更多的電視台和大IP主持人加入,也許能因此找到電視綜藝節目的自救之路。
***另外更發現原來的日間脫口秀女王歐普拉似乎早就被新女王艾倫給趕上,這兩個前後期女王的作法也類似,都是跳出電視台,自己成為節目供應的上游,但一個採封閉平台、一個開放擁抱新媒體,於是就呈現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2011年1月1日,歐普拉自創電視台 OWN(歐普拉·溫芙蕾電視網)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OWN 超過50萬訂閱
FB https://www.facebook.com/ownTV 近300萬個讚
推特 https://twitter.com/owntv 63萬個關注
The Ellen DeGeneres Show (NBC)
(全美各無線、有線、衛星電視台播放的節目表,可輸入郵遞區號查詢)
FB https://www.facebook.com/ellentv   1800 萬按讚
推特 https://twitter.com/theellenshow 4700萬個關注
艾倫秀這個大IP 基本上已經凌駕在電視台之上,成為互聯網時代節目經營的代表 。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有限,一天就是24小時,節目與頻道無限的擴充,只會讓觀眾的選擇更M型化,大IP會佔據最多的眼球,內容生產商的貧富差距會像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一樣殘酷,最受歡迎的留下,其他的搶食殘羹剩飯,這是要救產業前先要搞清楚的前提,否則所有搶救行動都是徒然。




2015年9月7日 星期一

不能白白被罵-寫在金鐘50之前「要救產業還是救電視台?」

我是比台視還早生一年的「電視兒童」,從事電視產業相關工作近三十年,這一年來提筆為文也說了些逆耳的話,但老實說還算相當留餘地,核心的問題很難真正觸及,人情世故多少要顧,也要考慮會不會過於本位思考,所以總讓自己在很多議題上欲言又止,這次金鐘評審教訓綜藝節目,引發一連串藝人、從業人員的回應,加上傳播學者( 台灣綜藝節目還會更壞)、媒改團體( 誰該讓憲哥生氣?電視荒土觀眾自救手冊)和新聞媒體也紛紛為文討論產業困境,但圈外人無論怎麼看總是搔不到真癢,雖然這次點出了一些過往被忽視的核心問題( 八張圖片,一次看懂電視媒體亂象),但仍然只是冰山一角,我離開電視圈已經多年,現在向新媒體學習,手心手背都是肉,嘗試在金鐘50頒獎典禮前,寫一些自己從產業內部的反省觀察,先來個前言,如有得罪任何同業先致歉,大家就當我是「人之將亡其言也善」吧!
老生常談的問題有:
#製作經費不足 #收視率調查扭曲 #年輕人看網路不看電視  #頻道太多...
目前的解決之道有:
#依賴政府補助 #換大數據有用嗎 #發展網路、行動影音平台 #分組付費...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病根其實還沒找到?
首先,我覺得要救的不應該只是「電視綜藝節目」,也不該只是救「電視台」,而是要救台灣整個影視產業,如果不是整體思考影視產品的生產到銷售,只救「電視」的結果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電視產業裡還是有很多身價不凡的大亨,還是有很多收益壟斷的環節,產業就算看起來走向窮途末路,也還是有不少電視台的經營績效是正的,老闆還是能賺大錢,更不能因為大家一起哭窮,反而更合理化不調整員工待遇、不更新器材設備,甚至更壓榨從業人員,政府如果只能開倉賑糧發補助,最終也只是讓活不下去的晚點死,賺錢的電視台用補助來填補短缺的收益,而非改善製作環境的條件,對挽救整個產業並沒有對症下藥,那就更遑論藥到病除了。
首先來談談「頻道過多」這個宿疾
「分組(級)付費」是美國這類成熟市場的「現況」,在那個只存在有線電視的時代是相當成功的機制,但到底能不能解決台灣眼下的「問題」,其實誰也不知道,何況還要通過立法院這道難關。
電視頻道最值錢的叫 primetime 黃金時段,開機觀眾最多、廣告價格最高,在頻道稀有無線傳訊的老三台時代,八點檔排第一,往上到晚上十一點,往下到晚上七點,其他時段價值再遞減,收益最高的招牌節目佔據最好的時段,目標收視群少、廣告收益低的其他類型節目,會根據收視族群、市場回饋、廣告主的喜好,各自找到最適合的時段和拿到合理的製作預算。後來為了解決無線訊號傳輸不良地區而誕生的第四台(有線系統台),使用同軸電纜可以同時傳輸更多的頻道時,電視業者找到了許多新的「黃金時段」,於是原來縱向的時段分配就演化成橫向的專門頻道概念,台灣有線電視的發展又剛好伴隨了經濟也高度的成長,一個個新的頻道沒有節制的設立,國家政策也因為沒有看到未來可能的困境而大開方便之門,加上政策對就地合法的有線系統台管理失策,反而造成「單獨縣市沒壟斷、全國串連皆壟斷」的狀況,從經營電視頻道掌握輿論權、代理獨攬頻道上架分配權掐住其他競爭者可能崛起的機會(MOD被抵制、壹電視、udnTV 定頻困難),到坐收有線系統台每戶收費的巨大現金流, 形成了極少數垂直整合的電視媒體集團,並扼殺了其他新媒體成長的機會,媒體的良性競爭於是很難像其他國家一樣在台灣形成。等到了經濟成長停滯、電視收視人口流失到其他通路時,不只「黃金時段」的價值大跌,其他的時段更是越來越不值錢,於是降低製作預算、減少首播節目製作,就是各電視台度過困境的最普遍方法,只要還能撐下去,這條不歸路眼下看來仍是沒有盡頭。
「年輕觀眾流失、電視主力收視群嚴重老化」
同時間,網路的應用興起,隨選、非線性、破碎非塊狀的視頻收視新習慣,讓電視這個依線性時間營運的傳統媒體更是捉襟見肘,新舊交替的時代,強如美國發展出多管道運營的新遊戲規則,電視、網路、行動都能找到各自的空間,中國也從違法盜版走向資本密集的大視頻網時代,與各省市衛星電視的發展分庭抗禮,唯有台灣,因為傳統電視產業的經濟規模獨大,排擠其他包括MOD、影音平台發展的可能性,電視台為維持既得利益,不願意投資發展新的媒體運用,最終自食惡果,面對更快速、全球化的新媒體競爭環境,舊電視媒體顯得更是毫無招架之力。
不只收視觀眾老化,電視台的經營管理階層更沒有年輕化,才是台灣電視圈故步自封的主因,執意頑抗其他新媒體應用,直到這兩年擋不住潮流,幾家指標性的有線電視家族終於開始了新媒體的探險之路,後續成績還需要時間來證明外,電視台內部新舊勢力的抗衡和整合也考驗著蹣跚學步的未來:
*三立 2013年11月12日率先成立網路原生媒體「三立新聞網
*中天成立「快點TV
* 東森 2015年初成立「噪咖」(電視台主管也改從網路圈延攬)
* 民視 2015 年 7 月成立本土電視台第一個影音平台「四季影視
* TVBS網站改版加入網路原生內容
.........................................................................................................................................
「失真的收視率」一直是電視台粗製爛造的最佳藉口
這一年來參加過大大小小各式官民主辦的研討會,統一的敵人彷彿就只有一個「電視收視率調查」,所有的電視從業人員應該先捫心自問,收視率真的是綁住你做不出好節目的原因嗎?尋找替代現行收視率調查的方法總是找不到,系統台不是都紛紛完成了數位化嗎?號稱的雙向互動,可以蒐集大數據的電視機上盒仍然不能創新調查方法,至今也沒有看到被正式引用,讓人不禁懷疑,埋怨收視率根本只是個藉口,不敢讓真正的電視收視輪廓大白於世,才是電視產業想要抓緊業務不再流失的救命浮木。
「製作經費不足」
電視節目製作經費不足,對比中國、韓國、日本...嚴重不足,是近年來台灣電視節目品質低落最主要的原因,但不足是一個相對而不是絕對的概念,台灣畢竟內需市場比較小,頻道過多更是加成了製作經費不足的窘境,但頻道擁有者寧可粗製濫造,也不願意做其他重整的改變,可見得對經營者來說,還沒有死到臨頭,對仍然賺錢的電視台來說,那個損益兩平的臨界交叉點還沒有真的出現時,多拖一天就是一天,加上主管機關文化部針對節目發放的補助款,也多少彌補了一些虧損,所以補助款發得再多,也看不到對產業振興的真正挹注,其他例如用獎勵投資的方法來取代補助,又一直無法真正的落實,因為投資是賭自己的錢,即便免息免稅或延付,本金收不收得回來,風險還是要自己承擔,補助款就不同了,只要核銷,等於政府幫產業墊付部分的製作經費(上限49%),製播前核定、播出後不用還、不用考核績效,電視台的經營者算盤打得很精,算算各電視台業務部負責政府標案的專職單位佔了多少人事比例,就知道有多少百分比的電視台是靠全民在供養著。

寫這篇文章只是想把台灣電視生態的問題脈絡講得更白話一點,怎麼解決當然不是少數人可以決定,我也只能拋磚引玉...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
*沒有業務壓力的公共電視多年來在金鐘獎表現優異,但加碼公共電視就是解決之道嗎? 
*重新檢討現行的補助辦法,個案補助真的公平? 獨大的舊媒體需要被繼續保護嗎?
*文化部所屬「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有增加設立「網路產業局」的必要, (今年有一個推廣4G寬頻的影音節目製作補助案,提案單位必須具有「廣播電視節目供應事業之電視節目製作業許可證」,這不是很本位、很落伍,只因沒有相關專責部門,只好依附廣電局,並接受電視的相關管理法規。)
*鼓勵新投資、新人才培育(包括幕前和幕後)台灣的綜藝節目現在除了跨年和三金頒獎典禮,大型電視節目製播的機會幾乎是完全沒有了,表示就算有人才也缺乏舞台,黃子佼大概是年紀最「輕」擁有全國性知名度的最後一代主持人,電視台早就忘了怎麼培植新人,如果不從源頭開始,不可能會有憑空解決問題的可能發生。(今年金曲獎製播台將節目製作發包給源活製作,然後只派出了轉播技術人員配合製播,卻沒有派出製作人員觀摩學習,不論是派不出人來,還是連人都不想派,都非常可惜。)
暫時只想到這些,有新的想法會再補充.................
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賠錢的生意沒人做」,電視台就算再賠錢,媒體對當權者行使監督權,隱形收益算起來絕對都還是賺的,否則早就認賠殺出,所以到底是要救產業還是救電視台先要搞清楚,否則老闆沒事、從業人員繼續苦哈哈、產業也依然淒風苦雨。(一直號稱虧損的旺中集團,日前宣布要整合資源、年加碼十億投資,可見非不能也而是不願矣,至於其他還賺錢的電視台,拿出點良心和投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