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對觀眾來說,選擇好看的節目是天經地義,沒有人會為了「愛台灣」而看電視,沒選擇的時候只能忍受爛節目,有選擇的時候,一定頭也不回的離去。
聯合報 2015/9/12 的新聞 綜藝圈吹倒閉風 至少10節目喊收(圖一),事實上沒有達到預期效益的節目早收早好,更擴大一點說,有些沒有達到營收效益的頻道其實也是收了更好,否則資源一再被稀釋,最後大家會一起走上絕路,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或許真要到窮途末路了,才會真有破釜沉舟的決心,救不活也要死得悲壯,好過現在一副要死活不了的慘狀。
台灣的電視圈景況不好已經不知道幾年了,年年檢討年年哀嘆,尤其愛跟韓國比卻怎麼也追不上,原來還嫌棄中國老土,不料一晃眼,強國靠資本雄厚,就算土豪也撐起了一片金碧輝煌,今年欣逢金鐘五十,評審毫不保留情面的評語,敲響了起碼是「綜藝節目」的喪鐘,那我們就從幫綜藝節目CPR開始吧!
*綜藝節目本土取向一向外銷不易,先天條件本就辛苦:
討論綜藝節目前,有幾個特質要先跟戲劇節目區隔,以免談了也是白談,戲劇有普世價值,比較容易有海外市場,綜藝(或者說廣義的非戲劇性娛樂節目)通常很本土很難外銷,好的綜藝節目一定和你周圍的生活、流行、關心的事務息息相關,才容易打動人心,所以這類節目很少有海外市場,就算有賣的大多都是節目形式的引進複製權利,中國因為市場需求太殷切,慢慢培養本土型綜藝節目緩不濟急,於是大量引用外援,幾年下來也找到屬於中國本土的特質(強調正面教化,感動人心是主旋律),我想以後這類引進節目形式製作的比例會逐漸下降,最終會從山寨的過程中找到中國本土受歡迎的新綜藝節目類型。
既然外銷不易,預算就會依照本土市場的規模來決定,所以先停止羨慕別人的高預算,承認台灣本土型綜藝節目本來就不太可能擁有高額預算,然後再來看怎麼從不夠高的預算裡找到活路。
*台灣的政治瘋、新聞熱才是綜藝節目最大的敵人
台灣還有一個非常不利綜藝節目生存的現實,就是台灣太喜歡政治了,於是大量的政論節目又稀釋了一些資源,還有過多的新聞台為了競爭,新聞越做越節目化,又瓜分了綜藝節目的收視人口,老實說,我一直覺得真正殺死台灣綜藝節目的兇手,絕對不是外來的韓綜或近來的陸綜,而是台灣的新聞和政論節目,我們除非放下對藍綠爭論的偏執喜好,或乾脆就把低俗新聞、名嘴瞎說當成台灣獨有的綜藝節目型態,把資源更投入,做得更徹底讓藍綠雙方的熱血更沸騰外,台灣綜藝節目局限於小市場的資源,再加上政治偏好的夾擊,簡直是先天不良後天失調再加上併發多重器官衰竭。
*壟斷資源的電視台扼殺了新媒體攜手擴大市場的新可能性
台灣的電視環境看起來真的是窮途末路了嗎?壟斷而獨大的電視台,仍然是財團間相互轉手的生金雞母,東森電視傳高價賣(外傳美國德劭私募基金以新台幣305億元高價買下),所以診斷台灣電視的症狀必須更全面一些,雖然節目很難看、製作經費低、重播率高、但相對其他傳統媒體廣告流失的更嚴重,電視廣告的佔比,反而逆勢增高,根據凱洛媒體的研究報告(圖二),今年上半年五大傳統媒體的廣告流失了 7.7%,電視廣告相對抗跌五大最低,其他都是一成到兩成之間的下滑,而無線+有線電視整體僅流失 1.6%(無線 -6.3%、有線 -0.8%),電視在整個傳統廣告大餅中佔比高達 58.3%(無線 8.2%、有線50%),電視的相對強勢還是無庸置疑的,雖然感受這麼糟糕,但情況又似乎沒這麼惡劣,就是電視長久強勢壟斷的體現,吃定了台灣觀眾,再難看你也要看,吃定了政治人物尤其是立法院,長期被政論、新聞綁架,不得不隨藍綠惡鬥看電視治國,法令落後任由地方勢力脅迫壟斷...
“補充說明:
*根據 NCC 104年第2季有線廣播電視訂戶數 :有線電視用戶:5023988戶 普及率:59.62% (總戶數:8427075戶)
MOD 用戶:140 萬戶,開機率達 65%(根據 2014年新聞資料)
MOD計費方式:基本頻道的平台服務費每月89元,加訂頻道數量最多的家庭豪華餐共 359元(比有線電視台月費 500元左右仍相對低廉)
中華電信從2004年開辦這項業務,前後投資了三百億元,每年還要花二十億元維護與購買版權,連年虧損至今。
由MOD的節目表
可以清楚看到有線系統台抵制MOD的結果,除了三立電視於2012年用財經台和綜合台兩個付費頻道上架MOD,和有線三個台(台灣、都會、新聞)用不同的內容突圍,以及原來就唯一與有線系統同步播出的MTV台(2011年三立買下經營權),後來又增加了戲劇台外,其他就只有無線電視和公益頻道(第二到第十七頻道)可以順利上架,後來民視、TVBS...等台,也是用重新包裹或以戲劇為主的單賣方式,化零為整的上MOD尋找新的收入。
以有線系統台和MOD的用戶數落差,可以明顯感到雙方實力的差距,即便如此,MOD在政策配合和中華電信雄厚資本的加持下,十一年來也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空,體育賽事經由愛爾達拿到奧運、世足,以及更多的國際級重大賽事(體育也是有線系統台廣告逆勢成長最高的專業頻道項目),其他包括電影、電視劇、還有直接代理許多國際電視頻道節目上架,讓觀眾有了更多的選擇,反過頭來也直接挑戰了粗製濫造的台灣本土節目,這也不能不說是有線系統台短視而培養出的長期競爭對手。
而MOD也有面臨新科技挑戰的困局,除了多螢節目可以用其他如網路、行動載具收看外,不連互聯網的封閉式平台,也會和有線電視一起面臨新OTT平台的挑戰,即便如此,如果你是主管機關,MOD和有線電視該救哪一個?怎麼分配資源救,恐怕也值得深思吧!”
*台灣長期坐井觀天,無視國際現實和科技的進步,現在只是初嚐苦果...
這也不是電視界獨有的問題,其他產業也都面臨或多或少相同的困境,這幾年來台灣在「韓國為什麼能?」的議題下反覆思索又反覆撞牆,也許暫時放下和韓國、中國的比較,我們來看看網路使用行為跟台灣最類似的美國(google、FaceBook、YouTube...蘋果公司的系列產品...台灣都是比美國還忠實的使用者),或許能找到一些答案:
美國的主力綜藝節目,深夜的脫口秀很具代表,也是本土市場為重的節目典型,這兩年剛好面臨主持人的改朝換代, 這一波的汰舊換新也可以從網路上明顯的感受到,新一代的主持人在 Youtube 這類影音平台的聲量都很大,節目的各個小單元和名人專訪,長度也很適合視頻短片的規格,也都透過這幾年的經營而看出訂閱帳號的明顯增長,除了讓傳統電視節目能夠接觸到網路的使用者,透過YouTube的廣告分潤機制,多少也會開闢新的收益,而台灣的有線電視繼抵制MOD後,對新媒體仍然採取不接觸、不經營、不理會的策略,更是錯過了市場先行者可能搶奪到的新優勢,等到全球化競爭兵臨城下時,就更顯得捉襟見肘。
*《The Tonight Show Starring Jimmy Fallon》(NBC)
2014年2月 Jay Leno 退休 Jimmy Fallon 接班
*《Jimmy Kimmel Live! 》(ABC)
2013年初時段提前,正式加入深夜脫口秀戰局
https://www.youtube.com/user/JimmyKimmelLive 有600多萬訂閲
*《the late show with stephen colbert》 (CBS)
2015年9月 stephen colbert 剛取代 David Letterman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tFAi84ehTSYSE9XoHefig 目前20幾萬訂閲 肯定會急起直追
*《Conan (talk show)》 (TBS有線電視)
以上這些節目基本上還是隸屬於電視台,尤其是全國性三大電視網,主持人雖然是舉足輕重、主導節目走向的大IP,跟電視台還是共存共榮的,非常適合台灣參考,台灣具有收視保證的主持人,如何擴大經營他們的新媒體影響力,搶佔M型市場的高端,才是電視台該做的,而不是擔心電視收視率被瓜分,一再打壓內部新媒體的成長,逼得他們只能去和素人搶低價的市場殘羹。
《橘子星光大道》目前看起來是走在一個比較類似美國的方向,可惜開始得太晚,又走得太孤獨,希望不要因為走得辛苦而提早放棄,也希望有更多的電視台和大IP主持人加入,也許能因此找到電視綜藝節目的自救之路。
***另外更發現原來的日間脫口秀女王歐普拉似乎早就被新女王艾倫給趕上,這兩個前後期女王的作法也類似,都是跳出電視台,自己成為節目供應的上游,但一個採封閉平台、一個開放擁抱新媒體,於是就呈現了完全不同的結果。
*2011年1月1日,歐普拉自創電視台 OWN(歐普拉·溫芙蕾電視網)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OWN 超過50萬訂閱
FB https://www.facebook.com/ownTV 近300萬個讚
推特 https://twitter.com/owntv 63萬個關注
*《The Ellen DeGeneres Show 》(NBC)
(全美各無線、有線、衛星電視台播放的節目表,可輸入郵遞區號查詢)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EllenShow 1200 萬訂閱
FB https://www.facebook.com/ellentv 1800 萬按讚
推特 https://twitter.com/theellenshow 4700萬個關注
艾倫秀這個大IP 基本上已經凌駕在電視台之上,成為互聯網時代節目經營的代表 。
每個人擁有的時間有限,一天就是24小時,節目與頻道無限的擴充,只會讓觀眾的選擇更M型化,大IP會佔據最多的眼球,內容生產商的貧富差距會像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競爭一樣殘酷,最受歡迎的留下,其他的搶食殘羹剩飯,這是要救產業前先要搞清楚的前提,否則所有搶救行動都是徒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