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大陸娛樂業已逐漸成為國際和大陸私募基金競逐投資的新領域。國際電影私募基金前進大陸,恰好遞補資金轉移到股市和房市的空位。 第一家進入大陸的風險創投IDG,原本多是投資大陸科技產業。IDG亞洲區總裁熊曉鴿6月周末,正忙著會見一批批娛樂業老闆。他手上握著2億美元的「新媒體基金」,每位娛樂業老闆都希望從他手中取得資金。 IDG在大陸運作總額超過10億美元基金,新媒體基金是IDG三支基金中的一支,主要投資方向是娛樂和新媒體。IDG在今年上半年就投資大陸媒體,包括中博影視、中影集團、印象創新等,最大一筆投資高達5,000萬美元。 大陸電影業界認為,房市和股市熱,導致許多原本投資大陸電影的資金被抽走,上半年好多片子都停拍了,國際電影私募基金正好遞補資金流失的空窗期。一部電影的回報期少則兩年,多則五、六年,以及50年的版權回收期,國際私募基金投資電影,關心的不是短期利潤,是資金安全。 「財經」雜誌報導,大陸最大的動漫企業宏夢卡通和三辰卡通近期正進行合併談判,此併購案的幕後推手,就是宏夢卡通財務投資者紅杉資本。實際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合夥人沈南鵬的目的,就是打造大陸的「迪士尼」。這也是私募資金首次在大陸娛樂行業啟動產業整合。 紅杉資本同時也入股大陸最大民營電影發行公司─保利博納,目前第一筆資金已到位,投資規模約為人民幣三、四千萬元,未來總投資額可望超過1,000萬美元。保利博納的發行票房占大陸全國總票房的20%。 多家具有私募背景的「電影基金」近期都高調宣布投資大陸電影。香港資深電影製造人施南生,也是著名導演徐克妻子,才剛與保利博納總裁於冬、「墨攻」電影日 籍投資人Satoru Iseki、韓國投資者李柱益聯合成立了「A3國際」亞洲電影基金。他們計劃未來三個月募集近1億美元,五年內投資30部亞洲電影,其中六成將挑選大陸電 影。 原在哥倫比亞、華納兄弟等美國電影公司任高級主管的數名華人經理,也組成「鐵池」私募電影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是美國Endgame,是美國專門投資電影的私募基金,規模約數十億美元,計劃五年內將投資拍攝二、三十部大陸電影。 大陸仍有變幻莫測的廣電媒體政策。雖然中共廣電總局鼓勵中外合拍片,不過,利潤豐厚的發行、院線領域仍嚴格限制外資,外金只能投資製片領域。 【2007/06/26 經濟日報】 |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私募基金 愛上大陸電影
2007年6月17日 星期日
平生第一張紅單
味增湯 day9
2007年6月16日 星期六
2007年6月15日 星期五
味增湯 週日活動採訪通知
媒體採訪通知
超人氣傑尼斯news團員
手越祐也 增田貴久
舉辦
『手越增田-來台紀念見面會』
傑尼斯偶像破天荒首度戶外與歌迷近距離見面
擠爆西門町 精彩可期
日期:
時間:中午12點30分
地點:西門町寶慶路遠東百貨前廣場(捷運板南線西門站3號出口)
味增湯 day7
2007年6月14日 星期四
味增湯 day6-媒體採訪通知發各大電子 平面 網路媒體
媒體採訪通知
超人氣
傑尼斯news團員旋風抵台
美男子手越祐也 增田貴久將在6月15日抵台,擔任本次金曲獎特別嘉賓以及表演最新單曲
日期:6月15日
時間:中午12點10分
地點:桃園機場(華航班機CI 102)
※希望媒體大哥大姐能夠前來,搶先目賭傑尼斯丰采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學習報告2007/6/9
6/9「社會趨勢講座」
當日聆聽詹宏志先生的演講,我就像詹先生在演講最後提到的日本網路奇人堀江貴文一樣進行網路「同步查證」,一聽到不瞭解、不清楚的內容,就立刻上網搜尋,當天我在我的del.icio.us網路書籤上,就bookmark了一堆網站,準備回家再細讀,看來網路世代大家都有同樣的習慣與行為模式,本週心得報告我就以當天的這個行為模式作為紀錄。
利維坦: http://findbook.tw/book/9570517581/basic
http://www.globrand.com/onlinebook/zhexue/liweitan-gb/content.htm
當天一開始,
『internet的關鍵在「動態路由」,而不是快速資料轉移,「路由」的意思是說當線路的一部份被切斷(被炸毀),可以重新自動找新的路徑,在 internet 之前就有很多網路,但彼此不相容,所以internet 字面上就是指網路和網路之間如何溝通的方法。Internet 的正確譯法是網際網路,不過現在internet 是主流,所以網路這個泛用名字就特指「網際網路」。』
立刻將
詹宏志:「除非維基的內容有危機,才會回頭查大英百科。
面對一方空格(Google)吐露心事,人類意圖與慾望的總圖像。」
如何使用大英百科全書:http://taipedia.cca.gov.tw/Html/edu03.aspx
「《大英百科全書》從第十一版之後,把整套書改為三個部分感覺到非常佩服。我知道國內圖書館界的一些參考書專家曾經提過,他們覺得《大英》改成三部式是疊床架屋、毫無意義,但是那跟我的使用感受完全不同。我在使用當中感覺到分成三個部分之後的《大英》,是非常好用的。這三個部分是micropedia 、macropedia以及 propedia,因為這三個名詞不太好翻譯,我姑且把他們稱為小百科、大百科以及分科百科。」-摘自詹宏志:《如何使用百科全書》 貓頭鷹出版社。民86年
其他個人覺得演講中重要的概念,整理如下:
yahoo 知識+:一般人問,一般人回答(取代專家)。資訊的呈現完整度track bar。
詹宏志解決初期上網難題的故事,也是PCHome雜誌創刊的故事,將帳號申請(seednet)、上網設定、browser等做成快速上網包。一期再版五萬,他收到二萬封email,很多讀者說這是他們第一封email。
Email 只花了四年,普及率就超過40年的電話。
九大資訊:http://www.gt-group.com.tw/aboutus/history.htm
今天在網路上只有free,是一點吸引力也沒有的。
Portal 想把應用最頻繁的行為,整合在同一個地方。
Portal 是網路行為的收集者、流量的收集者和分配者。
理論:有經濟規模才有影響力,媒體則是有影響力才有經濟,所有的媒體都是影響力經濟。入口網站是媒體。
為什麼在實體世界很大的媒體,到了網路世界就變小。
真正的需求是「心情」,而不是「新聞」(明日報有感)。
加入網路的人越多,效益越大,故網路一但成形,不易移動。
入口網站其實是meta site 流量的收集者,入口網站不是一個概念或性質,而是結果。當完成時都是巨人。
韓國的四次輪替:yahoo (5年前)>daum >cyworld(前年)>naver(去年)
iac>g-marker
cyworld:http://cyworld.com/common/main.asp
台灣cyworld:http://tw.cyworld.com/
某個會員的個人首頁:(找時間再加入會員體驗) http://tw.cyworld.com/ps/ps_home1_view.php?mh_id=9000028333
美國cyworld:http://us.cyworld.com/
daum:http://www.daum.net/
naver:http://www.naver.com/
naver搜尋比爾蓋茲:http://search.naver.com/search.naver?where=nexearch&query=Bill+Gates&x=23&y=12&frm=t1&sm=top_hty
美國成功的網站,一成功規模已是全球的一半。
最近youtube的創辦人陳士駿來台,宣布不久的將來,繁體中文介面會上市,看來台灣同類型的網站要面臨大挑戰,包括我有涉入幫忙的imtv。
Flickr:http://www.flickr.com/
已經先一步中文化了,最近公開英文外七種語言(法文、德文、意大利文、韓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和繁體中文)的版本,而且網域是同一個,並不是另一個在地的網域,你登錄的文字系統是何,他可以自動辨識,除非你特意選擇英文,看來無名小站的強勁對手來了,最近部落客間與相關網站都在討論,這個案例值得觀察後續發展,可印證在地巨人會不會被國際巨人所輪替。
同步查證的時代:老師講課的時候,學生可以同步查證。受教育的真正困難,不在於資料的取得,而在於理解之間的結構,老師的角色是知識的導遊。
知識聖嬰:現代的年輕人,如果他有相同的知識飢渴,但相對取得錯誤資訊的風險增加,歧路亡羊的風險,不能將他們丟在資訊的海洋上任其自求多福。
最後提到清大TermMine計畫時,找到的相關論文:
味增湯 day5
http://1-apple.com.tw/apple/index.cfm?Fuseaction=Article&Sec_ID=9&ShowDate=20070613&NewsType=twapple&Loc=TP&Art_ID=3556688
一個中午到,一個下午到,相差兩個小時,看雙方歌迷誰動員的多,電視新聞台應該有興趣作雙方歌迷機場接機大車拼,已發通知給新聞台機場駐地,希望手越增田別輸太多,韓國團畢竟人多勢眾,團的知名度也較高,目前韓流也比哈日時髦。
2007年6月12日 星期二
2007年6月11日 星期一
味增湯 day3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味增湯 day2
昨天在大雨滂浡下,在信義計劃區徒步看場地,才知道:
好地點都歸市政府管,起碼一個月前要提出申請,包括
華納威秀中庭,新光三越旁停車場,世貿二館與威秀間空地,世貿三館和101間噴水池處.....
剩下還能選擇的場地真的不多:
101九十一樓觀景平台,五月天用過,租金超貴一天八十萬,但好炒作話題。
101一樓南邊廣場,一天十萬,但在信義區的最邊緣,沒人潮動線且腹地太大。
新舞台中庭,封閉好管制,一小時租金三千最便宜,太鬧中取靜,沒說你跟本不會知道裡面在幹嘛。
信義誠品南邊門口小廣場,一天租金八萬,面積有點小,其它條件較好。
明天日本工作人員會實際看場地後決定,看他們最後依據甚麼來挑選場地囉。
此外,看的過程中想到敦南誠品廣場,一問才知道只有藝文團體才能申請,除非歌手是創作歌手,否則免談,居然被歧視不知該向誰申訴,可不可以打反歧視官司。還有SOGO復興店門口廣場,已經被香奈兒捷足先登。西們町在我加入工作前,已被掃過一輪,借不到早放棄了,沒辦法太晚決定要辦。
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有關手越增田
NEWS分解吸金手法棒 手越祐也、增田貴久組「TEGOMASU」歐洲展歌藝
更新日期:2006/11/24 13:26 記者:影劇中心
今年宣布暫時停止活動的傑尼斯人氣團體「NEWS」,在山下智久、錦戶亮各自闖出一片天後,團員手越祐也和增田貴久也跟進,組成「TEGOMASU」小試身手,兩人首創傑尼斯先例空降歐洲發行英文單曲「味增湯」,日前在當地舉辦活動竟然有超過500名粉絲到場,為傑尼斯的海外市場計劃又向前一大步。
手越祐也和增田貴久合作的「TEGOMASU」,打破傑尼斯緊守日本市場的慣例,嘗試在歐洲先出道並舉辦活動,「味增湯」更在當地的排行榜拿下16名,可見帥哥真的是到哪都吃香,增田說:「我們有著要宣傳傑尼斯形象的重要責任」,也難怪兩人會如此拼命。
這首「味增湯」將於
傑尼斯趕在2006年結束前再下一成!「NEWS」成員手越祐也和增田貴久共組「手越增田」,不但創下傑尼斯在歐洲國家出道先例,20日於日本推出的首張單曲「味增湯」更拿下公信榜冠軍,讓傑尼斯在2006年的最後四週都站穩NO.1寶座!
今年宣布停止活動的「NEWS」,除了山下智久單飛小試身手、錦戶亮在「關8」活躍外,手越祐也與增田貴久則組「手越增田」當先鋒,兩人前進歐洲音樂市場替傑尼斯開先例,不但在發片打入排行榜16名,更到當地舉辦宣傳活動,約500位當地粉絲將只能容納200人的會場擠爆,將亞洲的魅力傳遍歐洲,兩人甚至希望能舉辦北歐巡迴演唱會呢。
成為傑尼斯測試歐洲市場的試金石的「手越增田」,回到日本推出單曲「味増湯」一樣嚇嚇叫,在日本發片首週順利登上公信榜冠軍,不但替自己的母團「NEWS」再添一筆不敗紀錄,也讓傑尼斯從11月底開始用近畿小子、KAT-TUN、關8以及手越增田,再度稱霸連續一個月的單曲榜。
「手越增田」首張單曲「味增湯」共有初回限定、通常盤兩種版本,封面均不同。日本進口初回限定盤之DVD加收「味增湯」音樂錄影帶以及珍貴幕後花絮,台壓普通盤則多收「沙漏」和「味增田卡拉OK版」,台灣艾迴音樂將於
「手越增田」 於瑞典出道的經過
【JE與瑞典的相遇】
擁有大量世界性暢銷藝人,如ABBA、ROXETTE、NENA、羊毛衫合唱團等名歌手,在全世界也算是鼎鼎有名的音樂出口國瑞典,從這個遙遠的北歐國度所誕生出來的旋律,能夠引起全世界,尤其是日本人的心理共鳴,所以瑞典流行樂早就已經滲透到日本國內了。Johnny's Entertainment注意到瑞典音樂的高品質,所以從'03年近畿小子的<薄荷糖>開始,採用瑞典提供的樂曲。
'04年NEWS的單曲<希望~Yell~>C/W曲收錄有瑞典的樂曲,之後有<火紅燃燒的太陽>('04 NEWS)、<青春AMIGO>('05 修二與彰)、<豌豆莢/赤腳的灰姑娘男孩>('06 NEWS)等,使用許多樂曲當作單曲,而因為<青春AMIGO>爆炸性的暢銷,使得這份關聯成為堅固的磐石。
【瑞典媒體注意到傑尼斯】
最近這幾年,瑞典的國營電視台採訪群每年都會到日本,拍攝傑尼斯事務所所屬團體的演唱會影像,並將內容製作成預定於隔年春天播映的特輯,所以這並不是日本對瑞典的單方面往來,而是擁有相親相愛的關係。
另外瑞典樂曲的<青春AMIGO>,是日本國內'05年唯一的百萬銷售單曲,這股氣勢也延燒到瑞典,最後甚至在瑞典當地販售日本進口版。
【前進瑞典組成「手越增田」】
在瑞典販售《青春AMIGO》日本進口版,其實比較帶有一點實驗性質,不過因為反應太過熱烈,當地的唱片公司不斷詢問,是否有意願正式打進瑞典音樂圈,於是JE內部緊急展開計劃,也提出很多的想法,最後選出在電影與日劇皆很活躍的手越祐也與增田貴久2人。
選出他們的理由是,這2人卓越的歌唱實力與表現能力受到極高評價,另外為了對日本尚未熟稔的瑞典人們,特別採用對日本人來說很特別的食物"MISO SOUP"為題材,而能夠表現出這首溫暖人心的單曲,除了手越‧增田以外不做第二人想。
另外早日本發行一步,決定以【tegomass「Miso Soup」】之名,於'
目前為止傑尼斯藝人在台灣、香港、韓國、泰國等亞洲地區,擁有極大的人氣支持,除了推出CD之外,也常常參加各種音樂祭的演出以及舉行演唱會,不過在歐洲推出簽約發行CD,這組「手越增田」還是第一人呢!
味增湯 day1
昨天一收到消息,當然先上網找些資料認識這個二人組。
youtube上兩人的MV和現場演出,以下是幾個不同的版本的網址:
http://youtube.com/watch?v=r16RPSeMdk4
http://youtube.com/watch?v=qBEwvBgKgBI
http://youtube.com/watch?v=EbakkLF6_qE
http://youtube.com/watch?v=PfwKqXQBvgU
http://youtube.com/watch?v=V_XDcvSR3_g
特別有感,其中一個特別版,只有兩人的特寫,根本就是為行動裝置拍的版本,不能辜負日本人這麼細心,當然下載轉檔到我的ipod上囉。
http://youtube.com/watch?v=EbakkLF6_qE&mode=related&search=
2007年6月7日 星期四
學習報告2007/6/2
6/2政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社會趨勢講座」
事實上傳統的印刷媒體會不會在五年內消失我不知道,但用傳統印刷媒體形式編輯與發行的網路新聞媒體在台灣早已經是節節敗退,說不定還比印刷媒體先陣亡,因為不上網的人還是要看報,但上網的人卻不一定需要看「報」,需要的是資訊和新聞。
根據Alexa web search網站
聯合新聞網:台灣網站排名23,東森新聞報:台灣網站排名44,中時電子報:台灣網站排名47。這樣的排名在網路世界是幾乎沒有競爭力的,更別說這半年來這三個代表媒體在多項數據上的明顯下滑趨勢。
聯合新聞網udn.com (半年走勢曲線圖和三項統計圖表)
http://www.alexa.com/data/details/traffic_details?q=&url=udn.com
東森新聞報ettoday.com (半年走勢曲線圖和三項統計圖表)
http://www.alexa.com/data/details/traffic_details?q=&url=ettoday.com
中時電子報chinatimes.com(半年走勢曲線圖和三項統計圖表)
http://www.alexa.com/data/details/traffic_details?q=&url=chinatimes.com
從這裡再提到前面的新聞網站,尤其是聯合和中時,因為同時經營付費資料庫,這兩個網站的昔日新聞幾乎是在網路上消逝,除非你特別拷貝轉載,否則用現在書籤tag方式所做的連結,都在新聞發生的第二天起消逝在網際網路,這實在不符合現在分享概念的網路潮流。此外,到底資料庫有形收益的投資報酬率,有沒有高過在網際間消失所失去的無形價值,應該值得這兩個網站的經營者深思。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