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6日 星期三

中時改版讀後心得

聽說中國時報8/1日起改版,朋友問我的意見,買了一份8/6日的報紙,既然寫了心得就PO囉!

看完的感覺是:想改又不敢真的大改 只能調動順序 減少頁數(C社會 B財經 E生活 都只剩一張)那為什麼不乾脆改掉約定成俗的舊欄目呢?

我覺得老讀者會有報紙縮水的感覺 新讀者不會進來,因為除了我們這些搞媒體的專業人事,一般人很難說出它改了甚麼,只會感覺它少了甚麼。

新的內容感覺特稿和調查報告的份量加多,時論廣場也多了一整版,新聞寫法較深更難閱讀,比較雜誌化,跟蘋果的易讀反其道而行,看來比較是「報人辦報」導向,而不是「資訊辦報」。如果要走雜誌風就要有「封面故事」,但每天一個很難,國際版調前就有點這個味道,反正國內週刊的封面故事也常抄國外,也許是這樣的考量。
同樣的國際版也是專題太多,資訊太少,常看國際新聞的讀者,會覺得新聞取材太偏,如果真的走國際路線,今天都8/6日了,奧運新聞太弱,還不如把兩岸(大陸)也提前,跟國際版整體考量。

神奇頭盔這則新聞,早就不是新聞,我起碼兩年前寫報告就在網路上搜尋到(有關科技報導的英文網站),路透社應該是新聞太淡或稍有突破冷新聞再發,可以看出國際版的編輯對科技新聞的常識太不豐,如果真的要走都會路線,新聞選擇和編輯的腦袋都要換,否則捨棄原來擅長的國際新聞,新的又挑不到重點,很難滿足現在自主性高的讀者。

微軟研發新作業系統的新聞來自歐新社居然不是美聯社,就好像台北發生的事,國外媒體引新華社而非中央社一樣奇怪,A3頭版是有關生命起源的新聞,是要跟環保節能掛勾還是有其他企圖,我相信昨天的國際應該有更重大的事件發生,只是做大科學研究類的新聞,這樣感覺更偏、更小眾。

請參考相同新聞(微軟新系統),在專業科技網站中的報導,8/4晚上九點發稿,中時整整落後一天,而且還當個大新聞發,這就是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間的數位落差。

寫到這裡,還沒有想到可以誇獎的,想到再寫。

沒有留言: